近日,貴州省衛健委發布《省衛生健康委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加強鄉村醫生規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指出,要保障鄉村醫生待遇,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
01 各類補助落實發放最高可多發7200!
《通知》內容表示,村醫補助包括財政定額補助、年終考核獎勵、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補助、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一般診療費。
其中,財政定額補助,自2022年1月起,村醫每月財政定額補助提高200元,即鄉村醫生財政定額補助標準在原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基礎上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
年終考核獎勵,經年終考核合格的鄉村醫生按每年人均1200元標準進行獎勵。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補助,對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的村醫每月給予417元補助。
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對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村衛生室,根據鄉村醫生服務量,在核定服務任務和補助標準、績效評價補助的基礎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兌現補助經費,原則上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40%左右補助給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按醫療保障部門相關政策落實。
經相關媒體計算,貴州省的鄉村醫生,每年可至少發放6000元的財政定額補助。
同時,《通知》明確,鼓勵各地根據自身實際,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因地制宜逐步提高鄉村醫生財政定額補助及年終考核獎勵。
各地要通過不斷提升村級服務能力將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向村級傾斜。
各地要按時、足額撥付財政定額補助、年終考核獎勵、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補助、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一般診療費。有條件的地方要分類落實村醫養老保障、醫保等社會保障待遇。
02 落實硬件設施建設明確村衛生室功能定位,改善村醫辦公環境
《通知》闡釋了村衛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確村衛生室承擔與其功能相適應的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并依據此定位規定,村衛生室必須同時具備獨立的靜脈給藥觀察室及觀察床,配備常用的搶救藥品、設備及供氧設施,具備靜脈藥品配置的條件;
開展靜脈給藥服務的村衛生室人員應當具備預防和處理輸液反應的救護措施和急救能力,開展抗菌藥物靜脈給藥業務的應當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規定的條件,并經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核準后方可提供靜脈給藥服務。
同時,村衛生室除為挽救患者生命而實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小傷口處置外,其原則上不得提供手術、住院和分娩服務,與其功能不相適應的醫療服務,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明確規定不得從事的其他醫療服務。
03規范村衛生室設置和鄉村醫生管理
《通知》內容顯示,要從管理、診療科目、命名、科室設置、規章制度等幾方面規范村衛生室建設;同時,對于村醫的執業行為、服務行為、績效考核進行有針對性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村醫去向牌設置,要求各村衛生室須設置村醫去向牌,村醫去向牌要明確村醫姓名、去向和聯系方式等,并及時更新鄉村醫生去向。
如若鄉村醫生確有急事無法更新村醫去向牌,需要電話告知屬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村醫生按上級要求參加連續且時間較長的線下培訓或會議等,由屬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實好對村級醫療衛生巡診派駐等延伸服務工作,確保當地村民的就醫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根據鄉村醫生培訓需求開展培訓。要強化執業(助理)醫師及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前培訓,提高考試通過率。
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建立鄉村醫生崗位培訓長效機制,采取臨床進修、集中培訓、遠程教育、對口幫扶等方式,保證村衛生室人員每年至少接受兩次免費崗位技能培訓,累計培訓時間不低于兩周,培訓內容應當與村衛生室日常工作相適應。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通過召開例會、現場指導等形式,對鄉村醫生定期開展業務和醫德醫風等方面的培訓。